本报讯(通讯员朱建军、高立兵 记者李建成)今年以来,宽城满族自治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促落地、抓开工、促达产。全年将实施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52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
该县加快项目建设,力促永磁电机、压力容器三期、埃菲生光伏等7个项目达产见效,粉末冶金产业园、金属复合材料、光电供热设备、功能饮料、海润光伏、吉林庆达农光互补6个项目下半年投入生产,在去年新增规上工业13家的基础上,再新增10家左右。
进一步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具备开工条件的尽快开工,对已签约但不能开工的项目,逐个排查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促其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粉末冶金产业园、正一建材、中油金鸿输气管道3个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力争新上亿元以上项目40个。
抓开放促落地。发挥民间资本相对充裕、开发区空间容量大的优势,带领企业家走出去找项目,跟踪落实好与北京集中签约的15个项目。
加快产业项目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在推进过程中,将全县划分成电子商务及新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板块、采选钢延和粉末冶金产业板块、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产业板块、开发区项目和服务业板块、现代农业板块五大板块,由县级领导全程包保领办。采取逐企业现场办公的方法,面对面地了解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引导企业推广使用悬浮式干选、湿式预选、多破少磨等先进技术,保运转、降成本、增效益。
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推进技术整合,集成利用国内外先进采选技术,新上百万吨铁选企业2家、50万吨铁选企业3家,最大的集团企业产量达300万吨,占全县的1/3,提升了企业抗风险、增效益的能力。同时与华夏建龙集团合作实施了总投资15亿元的粉末冶金产业园项目,投资8亿元的无缝钢管及压力容器项目、奥贝球铁项目、帝圣金属复合材料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加速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重点实施了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一大批转型项目。与中钢研、中建院、沈阳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实施了硬质合金项目、废旧轮胎再生利用项目、稀土永磁电机、二甲醚清洁能源、玄武岩纤维及制品开发等项目11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
与中油金鸿、中节能六合天融签署了天然气输气管道、滦河生态治理项目合作协议;与昌平区沙河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在跟踪对接产业转移项目;与阿特斯合作实施的全国首个20MW尾矿库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与埃菲生、海润合作实施的40MW光伏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并网发电;与中投协、吉林庆达合作的2个40MW农光互补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