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十三五”建言活动共收到300多条相关意见和建议。建言人普遍反映北京人口过多,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品质下降,赞成加快疏解。从环境影响方面看,建议集中在搬迁批发市场、交通枢纽和污染企业三个方面。如四道口海鲜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岳各庄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丽泽桥、莲花桥等城区长途客运站以及建筑材料类污染企业等。他们认为,这类市场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既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也影响区域竞争力。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建议集中再搬迁一些医院和学校。
在土地改革中
探索人口疏解之路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规划司
副司长 郑振源
“欣闻北京市采取公众参与式方法编制十三五规划,这是规划方法一大进步”。我认为,城市是二三产业及其人口的集聚地,要调控人口必须调控产业,北京市提出“以业控人”的思路是正确的。目前,中心城区许多退休居民有到环境好的郊区农村居住的想法,但由于农民住宅不得出售,城镇居民也不得占用集体土地建房而无法实现,建议在新型城镇化试点通州区和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大兴区予以探索。
建设几个
郊区大学小镇
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社长 鲁健骥
教育和医疗资源优势是北京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应大幅度减少高校和医疗机构的数量。一是应严格控制市区内的高校规模,砍掉或者停办部委办培训班性质的学院。二是建设大学镇。北京应把疏解高校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习国外建设几个大学小镇,具有示范作用。大学可以提升该地的文化素质,小镇也可借助大学的需要得到发展。三是鼓励高校在外省市办分校,也可以办综合性的联合大学。对医疗机构也可以采取上述办法,特别是部队的医院。
加速建设
市郊(市域)铁路网
九三学社城建委
委员 沈砾子
市郊铁路在所有轨道交通方式中具有成本最低、运力大、旅速快、动力环保的特点。以东京为例,轨道交通占全部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77.7%,其中市郊铁路占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65.5%,年运量140亿人次;而北京轨道交通仅占全部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24.4%,且全部为地铁,年运量也仅20亿人次。北京要重视市郊铁路在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控制大气污染、解决大城市病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构建“客内货外,服务城市”的枢纽模式,形成“高速列车市区分散到发,普速列车市郊集中到发,市郊列车沟通所有节点”的枢纽格局。应沿北京规划的七环路修建铁路货运环线,利用新机场净空区建设大型编组站,将周边的涿州、固安、廊坊、燕郊等纳入市郊铁路服务半径,又可以与新机场对接物流体系空铁联运。规划建设连接良乡、通州的客运南环线,腾出五环内既有线网运力,利用既有大红门车站建设普速客运中央车站,将普速客运引导到城市核心区外,引导城市向南发展。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