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发现距今约2000年汉代石磙 重2000余斤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新华网石家庄7月13日电 (记者范世辉)河北文物部门近日在临漳县杜村乡高夹河村发现一古石磙,推测为汉代时期农民用作碾米的生产工具,距今已有2000余年。

石磙呈圆台形,上底直径75厘米,下底直径80厘米,母线90厘米,重2000余斤,是解放前后一般石磙重量的4倍。石磙中心为铁轴,上底呈现六瓣花形状,下底呈现八角形且内套一莲花图案。

“这座石磙是村民在一个大坑里挖土时意外发现的。”高夹河村71岁的高中海老人说。据介绍,除了石磙,在大坑里还发现土木灰、陶瓷片、锄勾等物品。

记者看到,坑深有7米左右,每隔3至5厘米,土层便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据介绍,临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与漳河冲积扇平原交会处,过去漳河无人治理,西出太行,居高临下进入临漳,每次决口留下淤泥厚度三五厘米左右,因此土层之间界限明显。

“可根据漳河决口留下的淤泥厚度,大致推算出地下埋藏物的年代,结合石磙造型,我们推断其是汉代的。”临漳文史专家黄浩说,“当时这里应该是古代村落所在地,因漳河发水,房屋、生产生活工具等被掩埋,才留下这样的遗存。”

当地文物部门认为,石磙代表了当时的雕刻工艺和生产力水平,对研究汉代时期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工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