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座谈会召开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7月10日,来自财政部、农业部以及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省区代表齐聚锡林浩特市,共同参加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座谈会,总结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下一周期的政策内容。

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家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在座谈会上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经成为我们强农惠农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的保护建设工作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以来,草原生态环境有了变化,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草原经营制度完善,依法管草能力持续加强。

锡林郭勒盟作为我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启动地,5年间,累计落实补奖资金34.2亿元,涉及2.7亿亩草场,草原植被覆盖度、高度、产草量逐年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着眼于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先后出台《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将盟域面积的85%全部纳入保护范围,专门成立了盟旗两级生态保护委员会,扩大了生态保护工作队伍,狠抓矿山环境治理,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锡盟还以补奖政策为依托,大力转变牧民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牧民养牧收益,2014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6元,较2010年增长5153元。

2015年是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收官之年。各地参会代表纷纷建议,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长效机制和递增机制,由限期补贴向建立补贴长效机制转变,避免出现因补奖项目结束而出现生态问题反弹的现象。同时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和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适当增加补助奖励标准,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巴依斯古楞 姜晓莹)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