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召开“百名专家进百企”、开展会企合作活动专家专题座谈会(耿昌怀摄)
天津市科协副主席白景美出现并讲话(耿昌怀摄)
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马树礼出席(耿昌怀摄)
天津市科协调宣部部长边守川主持座谈会(耿昌怀摄)
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刘友林作工作报告(耿昌怀摄)
协会名誉理事长李之珍出席并讲话(耿昌怀摄)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9日电:日前,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百名专家进百企”暨会企合作活动专家专题座谈会在市科协召开。天津市科协副主席白景美出现并讲话,市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刘友林作工作报告,协会名誉理事长李之珍出席并讲话。
刘友林表示,要把为企业创新服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探索了一些促进协会发展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绩,连续获得了4届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连续4次获得市科协学会之星称号(位居全市先进学会前10名),并被市社团局评为先进社会组织。
在开展会企合作方面,具体做法主要是:发掘三个优势,抓好三项工作。
一、汇集发掘三个优势
第一是资源优势。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主要承担了全市技术市场发展年度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参与了全市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相关措施的制订和工作的推动,并充分利用了这些覆盖全市的宝贵资源开展服务。
第二是专家优势。协会先后成立了以退休科技专家为主组成的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了以中青年科技、会计、管理专家为主组成的科技评估委员会,形成了两支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短小精干的干事队伍。
第三是会员优势。协会会员中不乏一些国家级研发、服务机构,如北方技术交易市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天大银泰科技公司等,通过协会的信息沟通和参与其中,集成各方面优势,形成合力。
二、找准切入点,为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服务
协会先后与20多家培育科技小巨人和小巨人领军企业开展了会企协作,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食品、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到目前,已有4家建成科技小巨人或小巨人领军企业。帮助企业引进院士5人,建立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促成产学研合作15项,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2项,申报科技奖励16项,申请专利100多项,仅去年就为企业办了60多件好事实事,帮助28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受到企业的好评。
1、提升水平,打造会企协作示范精品
协会成立了专家委,以张春林为首等一些老专家为主推动会企合作,使会企合作不断规范化,由此也提升了服务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协会与经纬电材公司的合作。成立于1999年的经纬电材公司,在当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厂。随着国家电力大发展和2008年公司股权改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此时正值市科协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活动之际,技术市场协会几位电器行业专家的真诚服务与企业改制后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和,“厂会”合作由此开始,并不断拓展了“厂会”协作的内容和水准,为企业2010年在深圳创业版上市创造了条件,成为国内电磁线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企业被列入天津市第一批科技小巨人重点培育领军企业。这些成效的取得,是企业自身拼搏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蕴含着“厂会”合作所产生的推动力。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协会专家委与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合作,帮助企业从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入手,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6年来,企业获得授权专利56项。有30多项新成果、新产品通过市科委专家鉴定和经信委新产品鉴定,有9项研发项目列为部、市科技计划。其中超高压特高压需要的高端线材,替代进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企业的“杀手锏”产品。在人才创新方面,协会在企业人才选优、用优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上出主意,提建议,还帮助企业申请市科协批准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提升了企业创新的源动力。在管理方面,帮助企业不断加强企业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应用 ERP系统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去年下半年,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会企联合成功申报了中国科协的《企会协作创新计划》项目,要在两年内帮助企业建成高端绕组导线研发中心,建成天津乃至华北地区电磁线产品研发基地。据了解,这次中国科协在全国共批准了10个A类项目,天津市这个项目排第四位。这是天津市首次争取到了国家层面的会企协作项目,项目的实施为探索会企协作的不断创新,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区会协作,探索会企协作升级版
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到去年已发展到6万家,如此偌大的企业群体对咨询的需求必然是巨大的,客观上对开展的会企合作提出了,如何用好协会的资源,加大服务承载量的要求。经过专家们的讨论与实践,在已有会企协作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探讨做好会企合作“广”字的文章。去年4月,协会整合为北辰区企业服务的各个资源,与北辰区科委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把协会为一个或一批企业的点对点服务,拓展为协会与一个区域的点对面及面对面的合作,探索了协会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新模式。一年来,协会由专家委副主任乔立元牵头、张春林、肖长俊、林汉元等13位专家组成4个专家组,与北辰科委共同配合,为北辰区四大支柱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并且,还组织20多位专家为全区300多个科技计划、科技奖励和财政补贴项目进行评审,特别是帮助北辰区科委制订了专家评审项目管理办法,北辰区政府向全区转发了这个管理办法,这在全市是第一个。协会专家委为落实该文件,还帮助北辰区对招商引资、引进创新科技项目的评审标准、评审流程、评审报告书进一步作了规范,对提高企业引进项目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很有意义,对全市也都有借鉴意义。北辰区张盛如书记,充分肯定了区会合作的成果和专家们的工作,企业也对会企合作给予了点赞。最近协会又完成了北辰区发展机器人产业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正与津南区商谈区会合作具体细节。使区会合作向更广领域深入发展。
总结协会与北辰科委合作的初步实践,了解到,协会在为一个或一批科技企业的点对点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尝试拓展与一个区域的点对面及面对面的全方位多元化合作,会有效的提升协作的覆盖面和效果,产生以点带面的环比效应,带来更大的服务空间和内容。
3. 贴近需求,开展专题学术研究
反思几年来协会开展会企合作的实践,协会深刻体会到,只是就事论事地从企业眼前技术、管理层面的需求,开展服务是不够的。新形势下,改革的步伐在加快,一些新名词、新概念的出现不断调整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形势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常态,必须要有看大势握全局的能力,才能帮助企业站在高处寻求发展。于是在科协的支持下,几年来协会注重开展专题学术研究,每年组织2-3次学术论坛或座谈会,安排协会有关人员参加各种专业论坛活动,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还组织专家开展了几十项有关专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几年来,协会先后完成了市科协交办的决策咨询和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炼课题,课题内容紧扣热门需求,对开展会企合作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比如协会专家们对鼓励支持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节能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的政策研究,对天津市发展高端设备制造业的研究,对天津市发展海洋产业的研究,对功能食品的研究,以及发展超高压技术和抓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建议,都与当前企业需求紧密衔接。同时,还组织涉农专家,结合当前农村实际,自选申报了天津市科协决策咨询项目“新农村秸秆转化及产品综合利用模式研究”,并向市科协报送了“关于在天津市施行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的建议”,协会专家委副主任林汉元和路文忠两位老专家通过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研判和对天津行业现状的反复调研,向市领导提出了天津机床工业复兴之路的建议,里面大量数据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是专家们的心血与智慧的表达。协会每年的课题研究和建议都很有现实意义,得到科协领导的肯定。协会专家委一部分行业学术技术带头人,还参与了市发改委《天津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深度调研项目》4个子课题研究,他们把积累的调研成果和丰富经验结合起来,运用到研究中去,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电网及电工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很接地气,充分体现了目标与实际的相衔接。
会上,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主任张春林,介绍协会专家委开展会企合作,为科技领军企业——天津经纬电材公司服务的情况;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副主任乔立元,介绍协会与北辰区开展区会合作的情况;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副主任肖长俊,介绍如何指导帮助科技企业申报成功市长基金项目和组织专家为企业排忧解难完成生产线设计等方面情况;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副主任林汉元,介绍为振兴天津机床制造业,多年奔走高校、企业之间,取得产学研丰硕成果的情况。
座谈会由天津市科协调宣部部长边守川主持。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