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刘兰)今后,开公司办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时间顺序变了,可以先到工商局拿营业执照然后再去办理审批事项,比起以往“先审批再办营业执照”程序,平均时间成本缩短了10天。这是记者从北京市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先照后证:工商注册简便化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李异介绍,“先照后证”,即先营业执照后生产经营许可证,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比如开餐馆,以前登记营业执照前必须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餐饮服务许可审批。现在先获得营业执照,就相当于他作为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确立了,他可以去贷款,去签合同,可以去招收务工人员,可以租房,这些都是合法的。”
据该局登记注册处处长况旭介绍,实施“先照后证”,单户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平均时间成本缩短了10天。政策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帮助企业更快地进入市场,激发了投资人的活力和创业激情。据悉,目前北京市每160秒诞生1户企业,每月新增16000户企业。
据悉,改革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近200项,涉及前置审批的市场主体数量约占全部主体的15%。国务院从去年7月起先后确定了近150项“先照后证”事项,将80%以上的照前审批事项调整为照后审批或直接取消。
1322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黑名单”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李异表示,将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经营异常“黑名单”管理。目前,已将存在违法问题的1322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黑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实施信用约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据介绍,北京市工商局去年开发完善了“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并以其为载体建成全市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平台。北京市编办、政府法制办,注册部门北京市工商局以及37个许可审批部门,通过此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比如说跟工商部门与海关部门信用信息互通,凡是在工商这边有不良记录在案的,海关通关就有限制。”李异说。
李异透露,北京市工商局和其他36个许可审批部门将共同参加的“先照后证”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具体的监管工作方案。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