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文化产业为抓手,致力打造“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新地标。
现代商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加速器
第11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6月28日将在海拉尔区举办。
海拉尔区商务局长丁永介绍,这个由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商务厅和贸促会鼎力支持的展洽会今年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展位已被抢订一空,后来者需要“挤位”;二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除俄罗斯和蒙古国展商外,韩国、巴基斯坦的展商也正与主办者积极接洽,希望参展或观摩。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说明海拉尔区的商贸活力正在逐步增强,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一判断:近5年来,海拉尔区年均新增商业面积10万平方米,商业网点达到1.4万个,服务业覆盖大兴安岭以西170万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呼伦贝尔市的四分之一强;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10倍。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海拉尔区委书记张玉军说,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要求,海拉尔区克服资源禀赋不足的短板,发挥比较优势的长处,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使其成为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有力抓手。
这其中,现代商贸业堪称转型发展的“加速器”。改革开放之初,被誉为“草原王府井”的第一百货大楼是海拉尔人的骄傲,如今,大型商业综合体、品牌百货主力店、大型超市、专业店、品牌店、连锁店、星级酒店林立的三角地黄金商业圈成了大号的“草原王府井”。
三角地黄金商业圈一极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海拉尔区今年将强力推进万家惠农贸市场、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三角地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等7大商贸工程,涵盖商贸、仓储、深加工等多个业态,对于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丰富业态、改善功能大有裨益。
现代物流业:“双百亿”园区呼之欲出
今年4月21日,中网科技公司与国华发电公司在海拉尔区签订直供电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呼伦贝尔云计算时代正式开启。近年来,海拉尔区以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抓手,着力建设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国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散基地、中俄蒙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为重点的,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多元发展的县域经济体系。其中集政策、区位、交通、信息、人才等多重优势于一身的园区被赋予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优质载体的地位。海拉尔区把服务全市、联通俄蒙、对接东北的物流园作为重点加以打造,吸引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使各种市场元素在这里发生聚变式反应,让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产业集群效应加速生成。
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利。园区管委会项目办主任刘晓东说,物流园之所以冠以“中俄蒙”的前缀,用意在于现在海拉尔区的食品、建材、电子、绿色农畜产品等产业链条已延伸至俄蒙市场,而且三方在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中俄产业园和中蒙产业园口岸联检、仓储保税区、国际贸易区等成为物流园的主打品牌。二手车维修交易市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牧机扩建、机械设备维修交易中心等也将相继入驻园区。
这些项目,是优质主体优化组合和高质量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为海拉尔中心城区发展腾挪出大量空间,在经济创新、高效、集约、规模化发展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旅游文化业:总有超越期待的精彩
绿呱呱果蔬种植农民合作社总经理孙忠良有着甜蜜的苦恼:有太多的人要求加入进来,却因要保证果蔬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而不得不加以限制。
这个海拉尔区北山高寒地区菜篮子示范园内的合作社,已成为特色旅游业的亮点。
海拉尔区把旅游业提升到富民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调整的主攻方向予以大手笔谋划。为实现旅游四季旺、四季火的目标,海拉尔区对重点客源市场、优势旅游资源、精品旅游线路进行深度挖掘,力争给中外游客超越期待的精彩。
当绿呱呱果蔬种植农民合作社的绿色产品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通过微信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时候,更多的中外游客则涌向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冰雪乐园里享受夏天里“赏冰玩雪”的乐趣。
产业园是自治区文化产业重大项目,集冰雪乐园、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落地签证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酒店集群、国际皮草城、演艺会展中心、保税仓库等项目于一体,各项目间相互支撑式经营。产业园着力打造呼伦贝尔旅游第一站、中俄蒙国际旅游中转平台、中俄蒙文化交流第一平台、绿色食品展示交易第一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园和启智休闲娱乐第一城,以期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联动效应。
海拉尔区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远有哈克文化、蒙元文化双星辉耀,近有中苏蒙军民合力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沿着历史脉络,海拉尔区先后修建了哈克文化遗址博物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等文化景观,“两河圣山”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快马加鞭地进行。这些特色旅游产业在带动旅游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城市美誉度。今年,海拉尔区力争实现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李玉琢)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