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三比一争”为邢台沙河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经济网邢台6月15日讯 沙河市通过深入开展“三比一争”活动,激发并释放全市领导干部的“比”、“争”活力,比出了创新求变全民创业新态势,比出了全力转型强力治污新动力,比出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新局面。

比出创新求变全民创业新态势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正遭遇“三期叠加”、“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困难和挑战,沙河市辩证地看待压力和动力,发扬比争精神,牢牢抓住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从挑战和困难中捕捉机遇、把握机遇。

把机遇转化为激发创业的动力。通过制定“二次创业”、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市场开拓、项目发布等研讨会,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投入、加速转产,目前,矿山企业向玻璃深加工转产、装备制造转产达到30多家,工业向农业三荒开发、高效农业种植转产达到20多家,已建成千山中晶一期、三新产业基地一期、金宏阳薄膜太阳能一期、奥德华门窗一期等优质深加工项目40多个,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建成正大、鑫磊、德盛等3个玻璃深加工园区,入驻企业60多家。

把机遇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扎实开展“三比一争”活动,大力推进工商登记、行政审批、创业投资等各项改革,积极推进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组织相关企业联合起草了艺术玻璃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国工艺玻璃行业标准空白。投资90亿元,高标准谋划建设鑫磊、正玻、德盛等多个玻璃文化艺术小区,培育发展文化创意及玻璃艺术刻绘企业300余家,年生产加工各类艺术玻璃4500万重量箱,实现产值100亿元,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沙河现代功能与艺术玻璃特色产业基地,被河北省确定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全国玻璃期货基准价区调整到沙河,沙河玻璃成为全国现货、期货、大宗商品三大市场定价中心,与商务部国际投资中心合作的“中国玻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迎新、大光明等47家玻璃企业建立了网店和营销平台,被河北省列为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试点县(市)、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把机遇转化为开放招商的动力。以对接京津为重点,全力开展全民招商活动,先后与商务部、清华大学、中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10多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北京顺义区、昌平区和天津北辰区形成密切交流互动合作关系,成功举办沙河市开发区发展招商暨项目推介会、玻璃产业发展研讨会、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等专题会议,签约引进一同企业高新技术材料产业园、金棑垭户外家具、中电电气变压器制造等27个项目,总投资达134.45亿元。

比出全力转型强力治污新动力

针对沙河市当前面临的发展速度不快和生产方式粗放的问题。沙河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跳出沙河看沙河、跳出邢台看沙河,在发展中既突出好、又突出快。

把握产业升级“鼎足点”。立足沙河实际,确定重点实施“523551”工程的发展战略,着力培育“5+2”七大百亿产业基地,力争三年新增产值500亿元,五年新增产值1000亿元,实现“三年倍增、五年再造两个新沙河”目标。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湡达科技孵化园已完成了规划设计,年内可开工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湡久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清华·心神”科技谷已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达150亿元,首期项目信息技术研究院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新型金属材料基地,总投资82.5亿元的博远科技冷轧精密不锈钢、义达铝型材、月山重工等一批战略支撑项目已部分投产;微晶新材料产业基地,总投资8亿元的昊天压延微晶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玻璃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浮法微晶玻璃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今朝微晶新材料工业园年内可动工建设;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的卓达新型建筑材料已开工建设,今年即可部分投产;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玻璃深加工企业已达620余家,产品近千个品种,年产值210亿元,占全市玻璃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6%。

夯实科技创新“强核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投资1亿多元联合成立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是全国第一家由县级政府投资建设的科研机构。构筑人才聚集高地,与武汉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院士工作站和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引进平台,截至目前,已引进专家学者268名,累计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1700余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以来,引导和鼓励骨干玻璃企业分别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建材、秦皇岛玻璃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了鑫利特种玻璃技术研究所、德金玻璃研发中心、迎新集团产学研基地等一批科研机构,促使企业在产品检验检测、缺陷分析、产品包装等方面拥有了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亮出环境治理“杀手锏”。污染整治,需施重拳,方见成效。沙河市从面源污染、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等三个领域开展污染整治,特别是围绕玻璃产业治理,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实施减排工程并举,以壮士断腕的气魄、背水一战的决心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已淘汰56条玻璃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3817万重量箱,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作了专题报道。投资15.6亿元,在全部54条在产玻璃生产线高质量、高标准建成了脱硫、脱硝、除尘、料场全封闭等环保工程,实现了全行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实现在线监测设备第三方托管运营。被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赞为“凤凰涅槃式的重生、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比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新局面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推进转型发展、绿色跨越的重要保障。

解决效能低下问题,提高效能“快速干”。深入实施“双提双诺”活动,简政放权,对重大项目实行“六个一”帮办制度,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高效工作榜、曝光台、“企业评部门、服务对象评科室”、电视问政、绿色通道、企业“宁静工作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大力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大事、议大事、办大事,脚踏实地创实绩上。

解决心浮气躁的问题,深入基层“务实干”。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沙河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四清四落实”,“四清”即上级政策清、基层情况清、工作底数清、思路措施清。“四落实”即落实领导分包项目制、落实分包招商引资制度、落实帮办企业制度、落实深入基层调研制度。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做到力量往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

解决畏手畏脚的问题,甩开膀子“大胆干”。按照周本顺书记在邢台调研时提出四个“放开胆子、放开手脚”的要求,沙河市通过不断创新,冲开思想的枷锁,打破禁锢的牢笼,释放发展的潜能,大力实施支部堡垒、党员先锋、惠民服务、典型引领湡水先锋“四大工程”,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引领示范、争当致富标兵”活动,鼓励和引导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带头从事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实现带头致富;组织企业党员开展“爱岗敬业、争当技能标兵”活动,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组织机关、社区党员开展“在岗履责、争当服务标兵”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刘福元 高白璐)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