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考将向传统文化方向倾斜

来源: 新京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新京报快讯 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今天下午正式发布。今年北京市将继续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各区县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进行单校或多校划片,并继续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全程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式。

目前,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考试项目涉及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今年,特长生招生项目会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特长生招生整体数量不高于去年。

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仍然坚持“五证”审核原则,各区县将结合自身实际并公布实施细则,建立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联合审核机制。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仍将于5月1日正式开始,当天会开通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

另据法制晚报讯 今天下午,备受关注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正式发布。其中,特长生招生项目内容有所变化,将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比例不得超过去年。此外,民办校和寄宿制学校将提前招生。

据了解,今年的“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发布较去年提前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家长们将有更长时间了解政策、提前进行准备。

发布:特长生比例不超去年偏重“传统”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意见》总体稳定,仍坚持免试、就近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原则。《意见》在部分内容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和规范,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首先是在指导思想部分中落实领导指示精神方面,明确提出“按照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这一思路的提出,不仅仅肯定了2014年改革的方向和成果,而且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深化改革。

与去年相比,今年义务教育入学仍坚持面试、就近原则,仍采用入学服务系统。与去年有所变化的是,特长生的招生项目更加偏向传统,比例则不超过去年。

《意见》提出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记者发现,去年在“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方面,已有学校开始在此方面进行探索。例如,通州区潞河中学在器乐方面招收10名特长生,其中包括琵琶、二胡、竹笛、唢呐、笙等传统民乐。此外,潞河中学还在去年招收了两名书法特长生。海淀区的中关村中学也招收二胡、竹笛、阮、箜篌等方面的民乐特长生。

根据《意见》,今年各区县教委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市教委同时要求2015年各区县招收特长生比例不得超过2014年。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均降至10%以下。

落地:各区县入学时间进度需统一

在市教委201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今年将完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工作。《意见》中,在入学条件及工作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各区县政府按照北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指导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公布实施细则。对此,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来京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在持有“五证”的前提下,今年各区县将对家长缴纳社保年限等方面的认定将做进一步细化。

在入学工作时间表中,北京对各区县入学工作开展提出统一时间进度要求,同时明确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招生时间提前,并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中完成招生工作,确保各区县在此时间节点后做好本区学生入学工作,避免影响整体入学秩序。数据显示,去年本市寄宿制入学比例为5.92%,民办学校入学比例为8.47%。

此外,《意见》还强调各区县教委是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主责单位,要统一组织入学工作。今天上午,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伐时表示,东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细则将在春节后出台。

分析:政府引导下各校仍要根据特色招特长

今年,“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发布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将近两个月,这在家长眼里可谓“意外之喜”。

记住东城区崇文门附近的谢先生告诉记者,这样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但由于具体招生细则由区县教委下发,因此谢先生希望区县也要跟上“步伐”,将政策公布的时间提前,让家长可以踏实地着手准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上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提前释放有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在政策没有大的变动情况下,这种提前发布的做法应该成为常态。

此外,对于特长生招生将向传统优秀文化和非物质遗产方向倾斜的导向,熊丙奇认为,“在政府的这种导向下,各个学校还是要遵从自身的发展特色去进行招生”。熊丙奇表示,学校一方面要有相应的师资和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有相关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法做依托。另外,熊丙奇希望家长不要把特长生作为升学的方式,当招生倾向于传统文化时就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他认为培养特长生仍要关注学生本身的兴趣。

区县落点:整合教育资源打造“连续消费链”

2015年,“北京教育新地图”上优质教育资源贯通的立体网络将成为一个新的显著特点—着力从面到体,多维度构建纵向贯通的立体布局,力推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初高中对接等实质性举措,学段贯通、课程贯通、资源贯通,提供在本区域9年乃至12年“连续消费”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服务。

过去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学业上是“分段消费”,如今,整合学段资源贯通将成为纵向扩展优质资源的新形态。其中,九年一贯制是主要方式,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直升;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成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学校。

今年,北京市将大力推动九年一贯制的改革,伴随对口直升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等问题将逐渐得到化解。当优质资源直接融入、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优质校之时,热炒“学区房”的现象自然会逐步降温。

据了解,今年东城区对口直升学校继续增加,新增了安外三条小学—北京一七一中学、北新桥小学—东直门中学、景泰小学—文汇中学3对对口直升校。3所学校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于9月1日入学的新生在6年后毕业时,将按一定比例直升对应的中学。同时,对口的两所学校将在课程、教学、学生活动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深度联盟。至此,东城区对口直升校数量已增至8对。

西城区今年也将重点锁定对口直升改革,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纵向渗透,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该区将正式出台《西城区小学直升中学对口工作方案》和《西城区小学直升中学办法》。一方面,明确直升范围和方式,从2015年开始,裕中小学、西单小学、福州馆小学等12所小学30%的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按照自愿原则,直升对接的优质中学,之后逐年递增,6年后直升对口中学的比例将达到80%;另一方面,加强对口中小学学段间的衔接,完善对小学优质校不足的学区的资源配置,强化对口直升学校的管理。

朝阳区在名校整合薄弱校过程中,着力扩大九年一贯制,在课程设置上,将对英语科目进行探索,划分每一个学段,实现课程衔接的一贯制,使学生不出区县,完成9年至12年的教育。

海淀区也瞄准小学、中学的学段衔接。2014年海淀区已整合24所中小学,成立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建立对口直升机制)。如在南部城区,由人大附小承办银燕小学;合并群英小学和二零六中学,建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十一学校承办;合并卫国中学和翠微中学,由人大附中承办;首师大附中承办首师大二附中;将车道沟小学并入理工附中作为其小学部,同时由理工附中承办理工附小,建立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机制,这也是近几年海淀区教育布局调整实践中,首次由区属学校承办非区属的学校。今年海淀区将启动学区制改革试点,在现有12个小学学区的基础上,将学区地域范围内的中学也纳入学区管理。合理调整学区规模,增加学区数量,逐步实现由学区统筹所在地区范围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努力满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