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山西民营企业家:张新明被抓 让人觉得山西烂透了(3)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大整合

山西省煤炭产业重组风暴始于2008年。9月2日,山西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煤企整合被提上日程。

2009年4月16日,山西省政府下发“10号文件”,即《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省长王君挂帅担任刚成立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组组长,正式启动山西省煤矿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整合。王君2008年9月到山西省任职,他是山西大同人,曾任大同矿务局局长,在煤炭系统工作近20年,此前担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

通过兼并重组,山西煤矿企业主体已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矿井数量由2600座减至1053座。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被淘汰,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年产100万吨以上。这场重组整合,为“以掠夺性开发资源为主”的山西煤炭黄金十年画上了句号。

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民营煤矿被兼并入少数整合主体企业,主要为中煤集团、阳煤集团、晋煤集团、同煤集团、潞安集团、焦煤集团、晋能集团、山西省煤炭进出口集团等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型民营煤企被列为整合主体。民营煤炭商人大多已经告别煤炭。

4年时间里,山西省政府将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抬高了三次,单井年产能从9万吨提升到30万吨,再到90万吨,不但改变了全省的经济格局,甚至连社会格局也为之改变。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剧增。1980年,国家作出建设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决策,重金支持煤炭产业。1983年,又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山西省小煤窑大量涌现,到1997年,仅有证煤矿数量就达到10971座,还有无数私采的小煤窑。大量小煤矿私挖乱采,重复生产,导致资源浪费。

不过,在这一阶段,私人是不被允许开设煤矿的。人们要开煤矿,只能挂靠单位。比如,以村集体的名义建矿,完成各种手续,实际上是私人投资。

1993年,国家放开了除电煤以外的其他煤炭销售价格,随后煤炭价格达到历史顶峰。

1998年,山西省开始整顿煤炭产业,关井压产,取缔私开煤矿1453座。次年,再关闭1565座布局不合理的煤矿,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

“可以说在02年之前,开煤矿的没有运煤的赚钱。”兴业银行(14.13, 0.02, 0.14%)太原花园大酒店支行行长郭玉峰介绍说。

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煤炭需求迅速增加,价格开始回暖,并不断攀高,产量大幅提升。乱采、超采现象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恶化。

“比如阳泉很多地方煤层浅,拿最原始的工具也能挖到煤,有人开着三轮车就去了。”太原一名业内人士称,当时“黑口子”很多。

2002年,山西省发生煤矿事故184起,501人死亡。2003年,发生煤矿事故159起,死亡496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1.18,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8起,死亡234人。

2004年1月12日,张宝顺出任山西省代省长,当天赶去参加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他上任不到1个月,便遇到矿难事件。2月5日,临汾市汾西县和晋中市灵石县交界的两个村,私开矿井相互打通后,为争夺煤炭资源相互扔炸药,造成29人死亡。

4月16日,在张宝顺主导下,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的决定》,首次提出对山西省煤矿进行“资源整合、矿权有偿使用”。此后,山西的煤矿大多进行产权改革,真正意义上的私人煤矿主出现了。

两周后,临汾市隰县梁家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6人在事故中死亡。张宝顺赶往现场指挥救援,并决定以临汾作为试点,推行其主张的矿权有偿使用的改革。

“最早个人挖煤是非法的,都是个人牵头开办,但是工商证上都是集体的。本质上都是个人企业。牵头的都是些村干部,或者地痞。”上述业内人士介绍。

2004年,山西省关闭了四千多座非法煤矿,并将年产能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关停,此举意在通过整合遏制频发的矿难。资料显示,2004年山西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98,其中国有大矿0.12,地方国有矿1.28,乡镇煤矿1.91。

2005年,于幼军出任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他主张“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资源有偿使用,推进煤炭企业整合”。他在继承张宝顺煤矿产权改革的同时,发力引进外地资本投资山西煤炭,促进煤炭企业产权、股权的多元化。

这一年,大量浙江商人通过山西政府招商引资到山西投资煤矿。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调查,到2009年整合时,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浙商企业有450多家,投资总额在500亿元以上。上述太原业内人士介绍,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浙商以平阳人为主,最初一批给煤矿做巷道工程的人,看到利润高,就开始专做煤炭;更多则是2006、2007年煤价处于高位时来到山西。福建福清人大多在这一时期进入山西煤炭领域。

2006年2月,于幼军提出煤炭产量“零增长”,山西省政府出台《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要求年产9万吨以下的煤矿出局,并整合20万至30万吨中型矿。

经过这一轮整合,山西省市以下煤矿数量由2005年整合前的4389座缩减至2626座,淘汰了所有年产能9万吨以下的煤矿。

然而,于幼军任省长的两年,却是山西矿难的高发期,相继发生了数起特大事故。其中2006年,大同市左云县新井煤矿井下透水、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尘爆炸、大同煤矿轩岗焦家寨瓦斯爆炸3起事故,分别造成56名、53名、35名矿工死亡。

2007年,山西政府出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鼓励国有煤炭集团重组、合并;对私人小煤矿,则鼓励采取国有煤企托管、兼并等方式。这一年,同煤集团兼并了大同、朔州、忻州3市23座煤矿

王君2008年9月接任山西省代省长后,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领导山西省完成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从那时起,民营资本逐渐撤离煤炭业,山西煤炭商人的命运彻底改变。





 

责任编辑:小智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