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金3022亿元
294万合作社社员
是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的主力军 但农村缺乏有效抵押物、担保,农村金融机构又极其匮乏,长期以来是金融支持的薄弱环节。在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意义重大。
信用互助为何不设“资金池”
记者 孟 佳 李 铁
“没有‘资金池’,是山东进行信用互助试点的一大亮点。”2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上表示。
资金池是银行的基本工作原理,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存款、贷款同时流入流出,使资金池基本保持稳定。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一定要存放资金,没有钱怎么互助?”作为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顾问,吴晓灵说,“实际上,这次改革恰恰不允许存放资金,不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
在农村合作金融发达的很多发达国家,农村信用互助组织大量向农民吸收存款,为什么中国不可以?
“这些国家尝试信用合作的时候,农村根本没有银行,穷人无钱可存,信用互助是为了凑在一起互相借贷,所以需要存款。但中国不同,在1958年以后,国内金融机构按行政区划下设,一直到乡村,我们的存款服务是最好的,缺的是贷款服务。”她说。
吴晓灵表示,银行网点广、结算方便,信用合作组织想吸收存款,只能付出更高的利息,但高息揽储和中央文件违背,而且钱又常常贷不出去,为了减轻高利息的压力,互助组织只能乱投资或者卷款逃跑。
没有资金池,信用互助如何满足农民的借贷需求?答案是“承诺制”。
这种模式下,社员首次交纳的承诺金是信用互助部的股本金,其他承诺参与信用互助部的资金,只在有社员要借款时,才由信用互助部归集后贷给借款人。这样,合作社没有资金存留,不会形成存款,自然不会因为资金存留产生的经营压力违规。
为消灭“资金池”风险产生的可能,我省还创新采用了合作托管行制度。
当信用互助部在社员内进行资金借贷时,托管行根据信用互助部的指令,把承诺出借资金人的钱款划入信用互助部账户,再按信用互助社的指令把归集的资金划入借款社员账户,完成借贷过程。
“这样钱不经手合作社,保证安全。走了银行的账,服务量就能计算出来,有了以后分红的依据。另外,由于钱始终在商业银行内部转动,没有流失存款,避免了存留资金模式下合作社跟商业银行的利益冲突。”吴晓灵说。
不过,农村资金使用往往具有季节性,需要用钱的季节可能合作社社员都用,信用互助资金无法满足需求怎么办?
“最好是利用互助社股金的一部分来做互保基金,存入托管行,银行以互保基金为担保放大一定倍数放款,如按1:3的比例,只有出33.3%比例的坏账,才会侵蚀银行的利益。村里都是知根知底,而且是经过农民评估后放的款,坏账的概率不会太大。”吴晓灵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