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加速转型升级。本版照片均由张薇、记者周明、崔振波 摄
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
当前,抚顺市委、市政府正倾力打造“幸福美丽抚顺”。幸福美丽城市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关系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从保障安居到幸福乡村,从促进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教育优化到收入倍增……这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惠民实事,成为“幸福美丽抚顺”的新愿景。
建设幸福美丽抚顺,经济是基础。今年以来,抚顺市围绕城市转型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优化二产业,提升一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全面提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加快提升,农业稳步发展……抚顺三次产业将以强大的产业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着力做大经济总量、优化发展质量,全力为建设幸福美丽城市,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贡献力量。
今年年初,抚顺市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先后有5个服务业集聚区被列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行列,形成了旅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生产性服务、综合市场、商贸、文化会展、科技9大业态集聚区融合发展之势。截至今年9月,全市22个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50亿元。自2010年来,抚顺市积极开展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工作,经过5年的探索、谋划,目前全市服务业全面提速发展。今年,新宾永陵休闲集聚区正式被省服务业委命名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至此,抚顺市已有5个集聚区进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行列。抚顺(顺城)金融商贸区于2013年晋升为省级金融集聚区,目前有各类金融机构78家,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以新抚中央商务区(CBD)为引领的抚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共有7个,近年来实现了强势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动力。电子商务集聚区共有两个,沈抚新城信息服务集聚区和抚顺现代网贸物流集聚区,今年4月沈抚新城电子商务中心实现营业,现注册企业52家,预计到2015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元。
今年,抚顺市工业经济按照“传统产业终端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要求,持续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以创新推动传统工企升级,挖掘内部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业企业、项目的集聚区,12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全年预计同比增长16.7%,沈抚新城智能装备、石化新城化工新材料两大集群的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综合排名前列,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占全市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的80%,占全市工业的46%,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民营经济全年预计同比增长13%,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抚顺市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逐步加强。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63%,同比增长2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全年预计同比增长10%;技术市场交易额全年预计同比增长33%。目前,抚顺市已争取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100多项;实施了10项重点产业化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申报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完成抚挖重工等33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推动顺邦通信等7家企业完成股权改革并进入融资程序。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抚顺市以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为契机,在大伙房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启动百万亩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77个,全年完成有机农业栽种面积7.32万亩,栽种品种有六大类:有机中药材、有机刺五加、有机食用菌、有机经济林、有机水稻和有机杂粮。在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方面,全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依托“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了以食用菌、山野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2014年,抚顺县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8318万袋,其中单片黑木耳3640万袋;新宾重点推进了刺五加示范基地建设,全年新发展短梗刺五加面积达1.5万亩;清原重点打造以龙胆草为主的中药材“U”形产业带,全年新增以龙胆草为主的平地中药材4万亩,累计达到21万亩。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