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6日讯(记者 李飞飞)今日,太原市政协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活动结束。一周时间,本报共收到建议68条,涉及城市建设、医疗、交通、环保、教育、养老、市容市貌等诸多民生问题,其中涉及城市建设方面的建议最多,占四成多。经初步梳理归纳,这些“民间提案”线索已转交市政协提案委,供太原市政协委员们参考。
12月9日,本报发出太原市政协面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的消息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由于今年提案线索征集时间较短,与往年相比,收集到的线索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质量明显提高。很多线索反映的问题集中、指向明确,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有的还配有图纸、照片,对政协委员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城市建设不能只是发展‘高大上’,还要有民生细节意识。”太原市民王卓提出,太原市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少,过街的斑马线又往往没有红绿灯。他建议,如果太原市能够借鉴其他城市,在马路中央摆上一对塑料材质的安全岛围,那么这样行人的安全系数就会提高许多。
太原市“两会”前,本报将从中选取百姓关注度高的内容进行调查采访,与相关政协委员进行互动,从而形成更为具体的“提案”内容。太原市政协提案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征集到的线索将成为参会的政协委员撰写提案的参考依据,如果委员们对其中的具体建议感兴趣,将会进行更加充分的调研,形成翔实的提案带上大会,另外一部分将通过太原市政协的“社情民意”通道转给政府相关部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