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船舶工业行业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连市船舶工业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本市船舶工业装备工(铆工)、手把焊工等16个技术工种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规定,16个工种中的最低月薪标准比大连市最低工资标准增长54%。
个别工种企业间相差最高达2600元
今年7月,市机械重工工会与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沟通,确定了16个技术工种作为工资集体协商内容,下发了《大连市船舶工业行业企业部分工种工资情况调查表》,对大连市船舶工业行业40余家企业7335名职工的最高工资、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各企业相同工种岗位工资标准相差很大,个别工种企业间相差最高达到2600元,缺乏行业工资标准的规范和指导。经过企业方与职工方代表协商,确定了本市船舶工业16个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形成了27项工资集体协商议题,签订了《大连市船舶工业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
船舶工业16个工种中最低月薪2000余元
船舶工业属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而大连素来被称为全国船舶工业的“半壁江山”,涉及企业和职工众多。
市机械重工工会相关负责人称,当前,船舶工业正处于走出低迷的回暖期和全面转型的深刻调整期,通过完善行业职代会制度,发挥行业工会联合会作用,健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真正搭建起平等协商的平台,对有效激发船企职工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推动船舶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了解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目前,市内四区、旅顺口区、长海县和各先导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300元,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则为1200元。此次通过的大连市船舶工业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规定,16个工种中的最低月薪标准比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增长54%,这意味着最低月薪为2000余元。
目前,全市已签订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52份,覆盖行业性职工55万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