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地那个实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走路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人儿多……”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近日,山西晚报“寻找晋商领袖”采访团,重走当年“西口”路,穿过杀虎口,越过晋蒙边界,一路向北,来到呼和浩特,与在内蒙古的晋商们汇聚一堂,一起唠家常。在以“你在他乡还好吗?”为主题的家乡媒体座谈会上,来自内蒙古的山西游子们感今朝,忆往事,浓浓的乡情、乡音让呼市的这个初冬,漾满暖意。
龚占轶(内蒙古山西商会常务副会长):寻的就是我们山西商人的魂
“欢迎你们带着滚烫的心,迎着内蒙古的冰雪远道而来。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领袖的资格,但人人都要有成为一名领袖的魄力。我觉得寻找晋商领袖,其实寻的就是我们山西商人的魂,寻找晋商的根。而晋商的根就是勤劳勇敢、诚实守信、本分做人、公正做事!”一开场,内蒙古山西商会常务副会长龚占轶,就以热情洋溢的话语征服了全场。“我觉得办好商会,关键就在一个‘情’字上,情义越深,关系就越亲近。凡事不能以金钱利益为前提,精神链接永远比物质链接来得更可靠。我们对所有的商会会员一视同仁。”龚会长坦言,“随着内蒙古山西商会的成立,我们将更好地发挥山西籍企业家和众乡贤优势,增强山西乡亲凝聚力,以互通信息,敦睦乡谊,共谋发展。我们商会要为山西籍企业家和众乡亲们搭建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平台。创造商机、实现强强联手,共同努力,为内蒙古、山西两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彦辰(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促进会会长):不忘那片祖祖辈辈呆过的土地
“我在这里过得真的挺好的。”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促进会会长刘彦辰在发言之前,热情地回答了我们来自山西的问候。已是第六代落户内蒙古的他,已经对自己到底是山西哪里人一无所知。但也许是血脉里还留着山西人的基因,每逢聊起山西来,刘彦辰还是会感到阵阵亲切。
父亲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刘满柜”,带有浓厚山西乡情的名字,正寄托了父亲对于子女衣食无忧的祝福。刘彦辰回忆道,从呼市供电局内退后,他去了大同开始拉煤生意,在此期间接触了很多山西老乡,而“诚信”,则是这些山西老乡们留给他的最深印象。
如今,对文化深感兴趣的他开始做传媒、组建协会,成立了内蒙古品牌促进会。“我现在每年都要回山西转一转,找一找家乡的感觉。”刘彦辰感慨道。情到深处,刘彦辰上台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故乡的云》。“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当熟悉的曲调响起时,在场的山西游子们都为之动情。最后,刘彦辰感慨道:“请大家都不要忘了那片祖祖辈辈呆过的土地。”
苏蒙(呼和浩特市圣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晋商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苏蒙,呼和浩特市圣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个70末80初的年轻晋商,对山西有着浓厚的双重情结。
从小,他就听着爷爷讲的家乡故事长大。多年前,从山西祁县老家出发,苏蒙的爷爷一路北上,做着用米面换皮毛的生意。而今,苏蒙的爸爸又娶了当地身为蒙古人的妈妈,生下苏蒙。所以他表示:“我是有着蒙古户口,但流淌着晋商血液的山西人。”
这位“小晋商”事业的起步,更受到了“老晋商”的全力相助。“当年我从事餐饮、畜牧业的批发,得到了女神餐饮娱乐公司董事长张世斌的巨大帮助。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这位前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苏蒙表示,“咱晋商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以前我以生在内蒙古为荣,现在,我以成为一名晋商为荣。接下来,我们年轻一辈也要为传承晋商精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样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多多关注‘小晋商’。”苏蒙表示。
李晓东(北京广誉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做好精品国药,对生命负责
“谈起晋商文化,我想起与余秋雨老师会面时,他谈到了自己的一篇文章‘抱愧山西’。文中谈道,山西人有着自己的‘义利文化’,他们勤劳、智慧。而我们广誉远也有着和晋商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那就是‘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我们是用诚心和真心为国人做好药。”在谈到晋商精神时,北京广誉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东非常动情。
而广誉远秉承的经营理念,也与晋商文化有相通之处。李晓东解释:“‘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做生意以诚实守信为第一,不能弄虚作假,谋取不当的利益。这一点在医药行业尤为重要,因为药品之道,在于救命活人。倘若药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是赚取了‘不义之财’,更会延误病情。”
这几年原料药材价格不断上涨,如牛黄半年之内由9.2万元升幅到近20万元,如今已高达40万元一公斤。蜻蜓由5年前的不到1万元巨幅攀升至7万多元,西红花涨幅更是惊人。“在此情况下,我们公司依然本着‘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不敢减物力’的古训,顶住涨价压力,始终不降低原料的等级与品质,从源头上保住制药人的良心。作为中医药代表,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将老祖宗的产业传承下去,做好精品国药,做真正对生命负责,对生命有帮助的好药。”李晓东最后表示。
张西平(《呼和浩特日报》记者)内蒙古商业发展承接晋商基因
“在走西口的路上,有两棵枝叶繁茂的榆树。这是300多年前,山西人用瓦罐装来种在这里的。而在那片从南到北的路上,也种满了杏树,每当杏花开的时候,香味特别诱人。听当地人讲,这也是走西口的人种下的。”来自《呼和浩特日报》的记者张西平,是在内蒙古晋商们的好朋友,被特别邀请参加了座谈会,会上他的讲述同样动情。
他谈道:“山西人对茶叶之路的贡献很大,对当时商业新思维的影响也十分广泛。呼市不是农业大市,但也是农业强市。现在蒙牛、伊利两大奶业落户呼市,目前呼市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70%以上。而内蒙古大商城、金海电子商务基地也兴盛起来。可以说,如今各项贸易的开展,都和当年晋商们带来的商业基因一脉相承。”如今,新一代的晋商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在清水河县和和林格尔县发展绿色经济,种植绿色牧草。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与转变。
最后,张西平感慨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如今,新晋商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在内蒙古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田晓瑛
○链接
内蒙古山西商会
内蒙古山西商会于2012年11月18日在呼和浩特市成立。目前已有会员900余人,其中企业会员有500多家。内蒙古与山西山水相连、地缘相近,历史上沟通来往密切、经济相融。蒙晋两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结下了兄弟般的浓厚情谊。内蒙古山西商会秉承“诚信立会、人才强会、团结建会、服务兴会”的办会宗旨,将为在内蒙古的山西籍企业家搭建新的平台,也为蒙晋两地的经济合作架起新的桥梁。
商会成员由热衷公益事业,支持两地建设的山西籍或祖籍山西的商界精英自愿组成。商会行业涉及能源、房地产开发、餐饮、旅游、建材贸易、粮油贸易、物流销售、机械加工、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一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