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曹妃甸:风正起时好扬帆(2)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二】 厚积薄发

从不毛之地到现代化工业区,丰富的土地和港口资源托起曹妃甸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曹妃甸工业区驱车前行,一个个现代化的码头,一片片高标准的厂房、学校、社区、医院,一条条商业街、金融街,处处都在迸发着现代、开放的气息和蓬勃活力。

“2003年,这里还只是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现在,已经扩张为210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抚今追昔,已经花甲之年的开拓者王钟敏仍难掩激动。

发展浪潮,梯次奔涌。当经济发展的第三波浪潮,沿着蓝色海岸线,由南及北向渤海湾拍岸而来,沿海发展的律动也在续写着河北新一轮发展的传奇。

2003年3月,全长19.5公里的通岛公路开工,拉开了曹妃甸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随即,省委、省政府把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列为“一号工程”。2011年11月,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曹妃甸建设愈加热火朝天。

10年,曹妃甸累计完成各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仅基础设施投资就达1000多亿元。

10年,曹妃甸形成的土地、港口等政府有效资产达2000亿元,相当于政府投入的5倍。

10年,当机械的轰鸣打破了荒岛的沉寂,当林立的门机成为海边的风景,曹妃甸“长”大了50倍。

长大的不仅仅是面积。

与小沙岛一起“长”大的还有四通八达的路网——

从最初的隔海相望到第一条通岛公路的建成,曹妃甸开始了织密路网的第一步。

如今,曹妃甸已建成的沿海高速、唐曹高速,与京哈高速、京沪高速、长深高速、唐津高速等密切相连,十多条国道和省道方便了曹妃甸通向四面八方的货物往来,经济腹地逐渐延伸至京津冀甚至西北地区。

与小沙岛一起“长”大的还有向世界贸易大港迈进的港口——

2004年10月7日,曹妃甸矿石码头工程成功打下第一根桩。2005年12月16日,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通航。

如今,曹妃甸港区已与巴西、澳大利亚等4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仅用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发达港口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

与小沙岛一起“长”大的还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2012年7月23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河北首个综合保税区。

2013年1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1月6日,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河北省政府批复。

……

一块块金字招牌,高高矗立在曹妃甸这块新崛起的沿海开发开放热土上。

机遇,青睐有备之人。

大面积吹沙造地,形成了支撑曹妃甸未来长远发展的宝贵土地资源优势,托起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具备了产业大规模聚集的基础和条件。

“这里的土地没有用地指标限制,对引进项目有很大吸引力。”曹妃甸区发改局副局长彭永佳说,曹妃甸的土地规划为380平方公里,现在已完成造地200余平方公里。

十年沉淀积累,今朝厚积薄发。

从产业升级到循环经济,“绿色崛起”理念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行走在曹妃甸,循环经济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首钢京唐,各条生产线衔接紧密,物料通过皮带传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序间的损失;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余气则根据后道工序不同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利用。

在三友化工,循环生产涵盖了主辅业大大小小16个生产单位,集团所有装置产生的液体、固体废物都被有效利用。

“建立企业内部小循环,把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吃干榨净,循环发展让企业‘没有没用的东西’。”顾章飞介绍,首钢搬迁曹妃甸,决不是污染的转移,它不仅彻底实现了产业升级,而且成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十年来,曹妃甸产业聚集不断加快,首钢京唐、华润曹妃甸电厂、中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华电重工装备制造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纷至沓来。

但是,曹妃甸不只要发展,更要高水平的发展;不只要发展得快,还要发展得好。

在曹妃甸,循环经济已成为入驻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都能看到由循环经济连贯起来的互为利用的“生产关系网”。

作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如今,曹妃甸现代循环经济体系崭露头角,并构筑了三条完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精品钢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装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海水冷却火电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将废气、废水、废渣消化殆尽,最终消除污染——成为曹妃甸项目建设的最大特征。

“循环经济,是曹妃甸的立区之本。除了眼前的‘钱景’外,我们更注重长远的‘前景’。”王雪增认为。

这样的理念,已经被统筹在曹妃甸的招商过程中:不符合循环经济产业规划的项目,不符合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项目,一律不许进入工业区;大力扶持进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技术改造升级,节能降耗,打造高端产品。

目前,在已经形成的港口物流园区、钢铁电力园区、化学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综合保税区、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个产业园区,曹妃甸正在运用高科技发展高效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增长快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