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彦淖尔10月21日电 (记者 韩继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积极扶持富川、草原宏宝等龙头企业采取直接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优质肉羊生产基地,构筑“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等经营发展模式,并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使养殖户、育肥场、屠宰加工厂都能从中受益。这条产业链上生产的肉、皮张、下水、血等主副产品全部有专业公司进行销售加工,从事肉羊贩运及屠宰加工的人员达到5万余人,使该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羊肉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深秋,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福增村6组,房前屋后一排排羊舍内成群的育肥羊格外惹眼。村民杨万顺指着棚圈内悠闲觅食的羊笑着对记者说:“我没养羊之前年纯收入也就3万来块钱,现在每年能出栏羊2000多只,收入起码增长了8倍!”据了解,如今福增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肉羊养殖专业村,村里成立起养羊专业合作社,30户社员每年出栏羊8万多只,全部靠养羊走上富裕路。
2013年以来,临河区紧紧围绕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建设“北方羊城”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项目推动、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制定出台鼓励扶持政策,依托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大力推进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出一条从繁育、育肥到加工的肉羊全产业链。据统计,该区2013年肉羊饲养量达到530万只、出栏羊350万只;农民人均来自肉羊产业的纯收入达到37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今年,该区肉羊饲养量达580万只,出栏羊有望达到380万只。
近年来,该区把引进、培育带动能力强的肉羊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先后建起小肥羊、草原宏宝、草原鑫河、美洋洋、奥菲利等26家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能力达到600万只,分割加工羊产品达到120余种,年生产羊肉系列产品4.2万余吨。目前,其产品通过健全的销售网络已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港澳并出口到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地区。该区规模化养殖场(户)现已达到4429个,其中养殖肉羊1000只以上的1100户、2万只的养殖场13个、5万只的养殖场10个、10万只的养殖场5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
富川肉羊养殖园区是临河区最大的现代化巴美肉羊养殖场,一期工程已经投入1.2亿元,实现了从育种、繁殖、育肥的全阶段饲养以及从饲料配制到投料、饮水、清粪的全机械化操作,成为河套地区肉羊规模化养殖的样板。该园区存栏肉种羊3.2万只,年出栏肉羊20万只。公司总经理陈怀森介绍:“好的羊肉是喂出来的,我们将通过绿色饲养和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打造河套高端肉羊品牌,带动更多农牧民通过科学养羊实现致富增收。”
今年3月31日,由临河区精心打造的羊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内蒙古羊畜产品交易中心上线运营,实现了我国羊畜产品网络电子交易“零”的突破。在电子交易中心屏幕上,羊肉品种、规格、单价、数量等信息实时更新,买卖双方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协议交易或单项竞价交易。目前,已有草原宏宝、富川、草原鑫河、双河集团等120多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入市交易,仅6个月交易额就突破2000多万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