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长了,朋友圈里聚会的提议多了起来。怎么聚?去哪吃?都跟夜经济有关。
发展夜经济,是民生话题,跟每个人有关;也是经济话题,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夜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成为衡量现代大都市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在发展夜经济上,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力度。仅据沈阳市的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规模以上的商业街就有30多条,除了中街、太原街这样全国闻名的零售商圈,还有吉祥、万柳塘、北行、泉园、兴顺街等一些相对集中、物美价廉的大型夜市,特色餐馆和风味名品也不少,国家级的餐饮名店就有20多家,餐饮风味名品83种以上,大排档和串店更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除了吃和购物,还有文化娱乐消费。去年沈阳市内五区的影剧院票房总收入超过了2亿元,博物馆、图书馆、休闲健身馆也都成为夜经济的重要消费场所。
可为什么还总是有人不知道去哪里消费呢?特别是一旦接待外地来的朋友,就感觉找不出代表本地特色的餐饮娱乐方式。除了老边饺子,除了刘老根,还有哪些更富辽宁特色的夜经济?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发现夜经济商机的开始。
提供几个初步想到的思路:
加强室外餐饮的设施和场地规划,提高夜市档次。作为北方地区,室外餐饮有季节性,商家的投入大都是短期、低成本的,所以环境、设施较差,卫生状况也不好,一旦哪里有环境优雅甚至有文化味的室外餐饮,食客必定趋之若鹜。
满足中等收入、中等知识人群对品位和文化的需求。除二人转、杂技,文化消费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上尚有充分的挖掘潜力,芭蕾舞、歌舞剧、话剧、音乐会都不乏市场空间。
富有创意的主题活动,体验式、互动式、高科技含量的消费方式,大众化、品牌化的夜经济产品也将成为既赚眼球又赚钞票的夜经济亮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