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张庆贵
早在200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念作为国家经济战略命题就已提出。多年来,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京津冀三地政府,都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探讨,但由于体制制约、行政壁垒的掣肘,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今年2月26日,习近平主席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后,京津冀三字成了热词,京津冀三地开始了频繁动作,京津冀一体化也由此驶入快车道。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必须彻底打破体制制约和行政壁垒,把京津冀一体化放在全球大背景下,放在全国的整体布局中。由国家有关部门从牵头、统领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高起点、高站位、高规划,打造中国的经济战略特区。真正使京津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级。
一、京津冀一体化问题的现状
所谓京津冀一体化,是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考虑的,主要是只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之下的社会各层面的一体化,前提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清除各种制度制约和行政壁垒的自由市场下的经济无障碍发展,目的是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
长期以来,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由于行政区划分割,经济处于畸形发展状态,各自为战、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而京津冀三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种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凸显,环境问题严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自2004年始,三地都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提出设想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没有顶层设计,仍跳不出各自为战,抱不成团,原地转圈的局面,描绘不出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空间。
京津冀一体化是个老话题,北京动作最早。1982年,北京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后来变成了“大北京”,再后来又变成“京津冀都市圈”,如今又变成了“首都经济圈”,但无论怎样变,始终没能走出以我为中心的圈子,谁都应该为我服务,即使中央将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津冀有求于我。我做的只能是将落后的产业、带污染的企业搬迁给你们。另外就是解决好水资源和出京的交通问题就行了。天津主要是想和北京靠拢,搞好与北京的产业对接,搞好出津的交通通道。在这个问题上,河北多年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比较上心,态度诚恳,心情迫切,形成了共识,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务实推进与京津的合作,多领域、多层次与京津对接。虽下气力大,但效果小。这种想法在前几年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体现。
今年以来,随着习总书记明确强调京津冀要协调发展,京津冀三地的一体化出现了好的势头,三地党委、政府也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并各自作出了规划,提出了一些列设想,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三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主要的是行政壁垒和制度制约,京津冀三地仍摆脱不了貌合神离、各打各的小算盘的局面。
二、京津冀一体化关键要树立“一”的概念
众所周知,京津冀从历史上就有千丝万缕难分难舍的渊源。从地理位置上讲,互相渗透、互相毗邻,经济、社会互相依存度较高。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协作,要“三合一”形成一个整体,把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解决。京津冀北依燕山,西傍太行,东南部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地理位置独特,山区、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港口俱全,能够形成一致的气候环境,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从产业布局来看,互补性强、依存度高。俱备得天独厚的一体化优势。当前急需做到:一、取消京津冀行政区划,建设京津冀特别行政区,一个声音发言,一个方案行动。二、建立由国家领导人牵头的特别机构,统一制定规划,完善顶层设计。三、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机构,搞好若干重要课题的研究。一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区域内交通网的规划和建设;三是空港、海港的规划,整合利用;四是区域内产业布局的互补和协调;五是如何做大做强环渤海经济。
三、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环首都功能互补的高端城市群
无论从区域角度还是从推进城镇化角度看,无论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还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讲,京津冀一体化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目前的大势。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就是打造继珠三角和长三角洲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一体化要比珠三角和长三角有更多的利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还可以扩大北京在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及产业合理布局。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工作中,必须有开阔的眼界,非凡的魄力,必须有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京津冀一体化要着力搞好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打造“七星北斗形”的城市群。京津冀三地地形图和七星北斗图形类似,依据地形特点,可按“七星北斗形”打造城市群。北斗一:张家口;北斗二:承德;北斗三:唐山、秦皇岛;北斗四:北京、廊坊和天津;北斗五:保定、沧州;北斗六:石家庄、衡水;北斗七:邢台、邯郸。具体规划上,可将北京、廊坊、和天津三个距离相近的城市,打造成相对密集的城市群,这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核心,是全国的“心、肝、肺”,将围绕北京、天津和廊坊三地之外的其他城市,打造成相对松散的城市群。在产业和功能布局和定位上,首先要保证为首都功能的发挥,保证首都作为世界上宜居大城市的优势的更好体现。张家口和承德要体现“首都后花园”和风沙防护带的功能,并联系辐射好内蒙等地,唐山和秦皇岛要在重工业、高端制造业、港口业和旅游业上多做贡献,并将功能辐射到东北。保定和沧州,要重点做好服务京津,保定重点做好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沧州要搞好产业吸收并发挥好港口功能,石家庄和衡水要力图打造京南大都市圈,利用好首都的辐射功能,带动和联系河南、山东、山西。邢台和邯郸要利用好首都都市圈功能的辐射,向外省扩展。这样以来,不仅有利于京津冀的发展,而且还能向外省辐射。提升整个华北、东北乃至西北的经济发展。
搞好京津冀一体化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规划先行,同时要搞好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完善,要注意顶层设计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真正让这项益国益民的工程早日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