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沈阳苏家屯丰收村头,康大爷用奖励他的一万元钱买了500棵海棠树苗,老人欣慰地说:“过两三年,这条村路的两旁就会开满海棠花”。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姜旭 摄
新闻到底:
《儿子雪中车祸亡 老父亲扫雪14年》④
新闻闪回:自从儿子14年前车祸身亡,沈阳的康大爷就开始在公路上义务扫雪。老人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一个月以前得知自己获得阿里巴巴万元奖金,康大爷就说要把钱用于改善村里环境,将自己所在的丰收村建设成“象牙山”。
一个月过去了,康大爷的万元奖金打到卡上刚20来天,他就已经开始实现自己的诺言,为村里种了500棵海棠。
昨日上午10时许,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再次来到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丰收村。康大爷正在村里的主干道上栽种自费2500元购买的“王族海棠”:“开春了,在村子周围种些树、花,美化环境。”
康大爷老伴:我一直夸他有事干不瞎想
康大爷将海棠栽种在马路边,马路旁土太硬,他刨坑时必须用工具刨才能将土刨开。500棵海棠均匀的分布在长约1000米的马路上,康大爷拄着铁锹站在路边说:“这500个树坑都是我自己刨的,用了十多天。岁数大了动作慢点,昨天为了赶上今天栽树,刨坑刨到晚上10点多。”
康大爷说自己今天凌晨4点就出门栽树:“想到要种树,这一宿都激动,没咋睡着。天刚蒙蒙亮就叫上老伴一块出来,她眼睛不好,但是她想支持我。”
康大爷的老伴站在路边,浑身是土,浑浊的双眼满是笑意地看着康大爷:“他一开始扫雪我就夸他,他把钱拿出来种花,我也夸他。老头子这么多年,真是干了件好事。要不是出门扫雪,我俩这精力不分散一下,不定在家哭成啥样,他身子骨也不能这么硬朗。”
康大爷每栽一棵都用脚小心地踩踩周围的土:“栽下后,我就又有活了,扫大街的时候还得浇水。这一万奖金我不留着,都拿出来。”
丰收村村民:这么多年没人再质疑老康
康大爷栽树过程中,有不少路过的村民都停下来帮忙:“咋不说一声,要知道我早赶过来帮忙了。现在,大家伙都支持你,没人再怀疑你了。”
自今年1月,报道了康大爷坚持14年扫雪的事迹后,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等都进行转载,康大爷无私的精神感动众多网友。
面对网友“中国好大爷”“东北活雷锋”的评语,康大爷不好意思笑笑说:“我就是个普通人做件普通事,从没想过出名。我做这些,就是为了图个心安,大家伙都平安了,我就安心。”
今年3月份,康大爷在获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一等奖,得到万元奖金后,当即表示会把这笔钱捐出去,用于建设村子。康大爷的慷慨在获得网友赞扬的同时也惹来了一些质疑,但是康大爷和往常一样,没有做任何解释。
直到4月14日晚5时许,康大爷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我已经刨好坑了,明天就会栽500棵海棠。”我们才知道,康大爷默默地付出了实际行动。
成名后的康大爷本可以找其他部门帮他种海棠,但是他没有。“我提前十几天刨坑,还去镇上好几个苗圃看树苗。请你们夏天来看海棠花。”
对话康大爷
我得扫到扫不动为止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康大爷为种海棠准备多长时间了?
康大爷:当初得到奖金就合计种花,村里绿化好了,看着心里舒畅。半个月前,开始计划,最近每天都得刨坑到天黑。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你已经拿到奖金?种花,花了多少钱?
康大爷:我不会用卡,钱还没取出来,我现在花的自己积蓄。我跑了好几个苗圃,跟人家讲了挺长时间价格,500棵花了2500元。刨坑的时候,我自费找机器平整的路面,这之后还有后期的剪枝、浇水,估计这一万都得花出去,但是值。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种花之后还继续扫地吗?
康大爷:扫地是必须的,我得扫到扫不动为止。说句心里话,我知道自己岁数大了,生命有限,但是我想为人服务的心没上限。这些花能帮我继续服务村民。
专家观点
种海棠是精神的一种延续
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沈殿忠说:“康大爷将种海棠当做自己精神的一种延续,这是他的一种期待,我赞同他这种想法。14年风雨无阻义务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希望社会各界关注他,将大爷这种精神发扬光大,鼓励更多人参与进去。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闫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