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行业“领头雁”项目 引进新兴产业“金种子”项目 打造精品特色园区 “五位一体”实现引资引智引技新突破
▲青岛啤酒生产线。
本报记者 张震 摄
▲我市召开“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对接会”。
▲生物医药基地。
本报记者 张震 摄
▲英国庄信万丰集团来我市进行项目对接。
安瑞科企业厂区。
本报记者 张震 摄
□本报记者 焦莉莉
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积极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以政策招商、科技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股权招商“五大招商”为抓手,促成一大批“金种子”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在招大引强、聚财引智和开发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搞好顶层设计
1
优化开放性经济政策环境
积极创新投资促进的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和企业创新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今年3月,全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从建立高效、顺畅的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建立“石家庄市投资促进工作联席会”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加强引进内外资项目的政策保障,加强产业招商,加强目标考核和奖励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全市投资促进工作提质、提速、提效的新思路、新举措。
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局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以体制机制创新、优惠政策完善、招商方式转变、园区载体能力提升为重点,学习借鉴了南京、昆明、成都以及长沙、武汉、合肥等多个先进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目前,该局制定的《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发展的意见(讨论稿)》已经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制定《石家庄市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已经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了政策保障。
2
开展绿色招商
以创新引领优化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创新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源头。该局坚持突出绿色、突出品质、突出效益,从源头上对来我市投资建设的项目进行筛选,提高招商门槛,把我市生态环境建设融入到投资促进工作中。
本着“要转变,先治理”的观念,该局引进了一大批治理污染的环保项目。目前,我市已与建信投资基金达成水务方面的合作意向,对我市供水、给排水等领域进行治理与构建。
节能降耗是绿色招商的最终落脚点,为此该局积极开展引质引技,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另外,与台湾节能环保涂料——铃鹿涂料达成项目合作。
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调整我市产业结构。目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知名科研院所进行了对接与洽谈,筛选出2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与本市的重点企业进行对接。4月19日,成功举办了“2013石家庄-首都高校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对接会”,高校与企业共达成合作意向21个,签订合作协议3个。这次对接会开创了全市企业与高校创新项目合作的直通车。
3
开展产业招商
对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
该局积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市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强链、补链。
在全市建立了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纺织服装、文化创意等产业招商联盟,进一步强化产业资源整合、项目谋划、项目包装和推介以及项目落地和后期服务等工作,推进产业招商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引进的重点项目包括,总投资16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星世界湾一期项目、总投资21.2亿元的中石化北京兴普精细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废润滑油循环再利用项目等。签订的外资项目有总投资1.3亿美元的河北中加学校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法国派丽集团的年产1万吨墙体装饰材料项目等。
同时,该局还将项目谋划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谋划了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创新型园区等12个门类的对外合作重点招商项目214个,总投资2636亿元,拟引资1394亿元。
4
开展股权招商
以存量引增量培养高成长性企业
股权投资与股权并购作为资本、资金引入的具体方式,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产业投资公司及产业战略投资者采取的主要投融资方式,在促进企业与资本结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此,该局积极与北京燕园创投、智德盛、红杉资本等国内外知名创投公司联系,选取我市盈利性好、产品发展前景好、有较强成长性的中小企业,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对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支持。目前,我市已经选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多家高科技、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支持。
5
开展园区招商
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开放高地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抓特色、关键是强园区,把园区打造为聚财引智、招大引强的载体。
市投资促进局积极推动园区招商实现创新和跨越,把各县(市)开发区(园区)建设成为优势产业聚集区、优质项目的示范区、科技发展的先导区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一方面对各开发区(园区)的发展规划、产业规划、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产业链构建等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培育特色精品产业园区和国别(地区)产业园,元氏闽商工业园、行唐台湾创新产业园等一大批具有国别、地区特征的“园中园”伴随着相关企业的入驻正在越来越发挥出其示范性、带动性和聚集作用;韩国生活消费品精品园、澳大利亚工业园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的建设和优质项目的落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后劲,为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促成行唐经济开发区与台湾铃鹿集团就投资2000万美元的铃鹿新型涂料项目、投资26.99亿元的国际家俱园、投资21.3亿元的镀膜玻璃项目等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河北纵横光缆制造有限公司年产750万芯公里光缆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石家庄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威纳邦科技清洁健康产业项目等落户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50亿元的“联东U谷”项目、投资19.97亿元的高端连接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国际物联网应用研究产业园项目等入驻高新区。
6
深度专业化服务
加强招商人才队伍建设
在全市开展“招商服务进企业”活动,通过建立一批产业招商联盟、搭建一个网上服务平台、开办一个招商服务栏目、编制一本招商引资工作手册、建立一个专业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投资石家庄”网站作用,使其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开展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专业服务的投资者之家。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干训处共同组织招商引资实务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和富有经验的招商人员授课,培训范围扩展到全市相关企业,重点培训政策法规、商务洽谈、商务礼仪等内容,壮大我市招商引资力量,形成政企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
数说上半年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76亿美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4.01%,同比增长25.07%。
引进省外资金519.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2.03%,同比增长47.43%。
引进市外资金542.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4.39%,同比增长41.14%,创历史新高。
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24.73亿元,同比增长43.3%;
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5.44亿元,同比增长13%;
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692.54亿元,同比增长36.5%;
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1635.06亿元,同比增长43.8%
展望下半年
着力落实
30个重点项目
本报讯 (记者 焦莉莉)记者昨日从市投资促进局获悉,今年下半年,我市将举行多个大型品牌招商活动,计划引进落实30个重点项目,构建3个特色园区,引进10个科技人才创新示范项目,力争实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实际利用国内资金超千亿元的目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石洽会”拟于10月份举办
一年一度的“石洽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品牌活动,今年的“石洽会”拟于10月18日-20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发展、四化同步”,以重点产业合作对接为板块,拟邀请国内外近千名国内外客户和重要代表来石参会,组织举办12个专题活动,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及科研院校的对接。
据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石洽会”将突出实效性、品牌性、国际性,将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开展项目洽谈与合作。
赴外地招商活动接连推出
今年下半年的招商重点活动还包括参加“9·8厦洽会”、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对接活动、赴京开展重点项目招商活动以及赴境外小团组招商活动。计划9月8日-10日,组织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点开展台湾创新产业园推介、对台合作项目对接活动,开展闽商产业园推介、与闽商合作项目对接活动。9月11日-13日,在深圳举办2013年石家庄(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对接会。8月下旬赴京集中拜访中国服装集团、中建集团、首创集团、北控集团等央企、国企,以及三星、摩根士丹利等跨国公司,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进行对接,推动重点客户与我市的在谈项目。有针对性的组织小团赴韩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重点推动“韩国精品产业园”、“澳洲产业园”等合作项目,以及嘉里集团主题设计园、国际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促进项目签约。
推动特色园、创新科技园建设
大力创建特色园区,打造开放高地。重点构建台湾创新产业园、闽商产业园、澳大利亚节能环保产业园、韩国精品产业园、糖尿病治疗系列产品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光纤产业园,卫星导航产业园、知名食品品牌华北产业园、高校科创园等一批特色园中园的建设。
以“引资、引智、引技”有机融合为目标,加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京津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研发在京、产业化在石”的合作思路和园区共建的合作模式,推动创新科技园建设。加快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创新人才,打造高科技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进为一体的核心示范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