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拍摄“地铁死亡照” 摄影师该不该挨批?(2)

来源: 广州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纽约邮报》更应该被指责

李明波:这张照片在事后引发的巨大轰动,其实也对警方迅速抓捕行凶者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否反映了摄影师在事发当时的角色。

赵海建: 从纯技术角度看,这张照片确实很有冲击力。它最终引发巨大争议,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反省。

党建军:不过这只是客观效果,并非摄影师的主观目的。据摄影师说,他是用闪光灯提醒列车。

赵海建:这件事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纽约邮报》的处理手段,特别是它使用了一个冷冰冰的标题《死定了》,给人的感觉非常糟糕,缺少足够的人性关怀。

党建军:相比摄影师和现场围观者,《纽约邮报》的编辑更值得谴责。

李明波:《纽约邮报》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家属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它仅仅考虑到自己的发行量,而不是读者的心理感受。

地铁管理存严重隐患

党建军:我们在纽约采访的时候,也多次乘坐地铁。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纽约地铁,没有一道屏蔽门,很容易发生乘客坠落事故。

李明波:对,我当时就曾设想,如果恐怖分子每天在纽约地铁推一个无辜行人就足够制造巨大的心理恐慌。

赵海建:由于建造年代久远,西方很多大都市地铁都存在多多少少的硬件问题。伦敦的地铁也没有屏蔽门。

党建军:纽约地铁站台上也几乎看不到管理人员。如果这次站台上有管理人员,他可以更早更有效地通知列车司机减速,而不用站台上的乘客使用闪光灯等低效手段通知司机。(党建军 李明波 赵海建 主持人:李明波)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