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走出去的故事:中国公司“美国梦”(2)

来源: 凤凰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公司“美国梦”

作为中国家电业海外开拓的老兵,王伟对于海外市场的辛酸苦辣感触最深。

他在2年前加入志高空调。在此之前他在美的空调干了十年,一直主管美的海外销售。

多年来,与OEM打交道,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毛利真的好低。我们已经习惯了算报价的时候看小数点后两位的报价,风扇的话,可能要看后面小数点后3位。”

位于洛杉矶的志高空调美国公司,是志高空调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对于这个桥头堡的作用,一方面仍是承接OEM订单,而更重要的则是利用这个平台,拓展志高自有品牌在北美洲地区的销售。

“我们在尝试,希望通过自我品牌的运作,来尝试着分享一点品牌产生的溢价。”王伟说,“过去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基本上以OEM业务为主,我们所做,你的事情就是交货,至于这个货交完以后去到哪里,它怎么卖,跟你一点关系都,完全轮不到我多说一句话。”

而来到美国之后,他发现,要将品牌打入美国市场,确实很难。“美国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行业被几个大渠道和品牌高度垄断。”

为了将志高自有品牌的空调推销出去,他只能通过位于社区的空调安装店,来一台一台的实现销售。

不过,让他感到些许振奋的是,美国市场尽管已经非常成熟,要挤进入不容易,但毛利确实很高。国内卖3000元人民币一台并免费安装的空调,在美国加上安装和后续的维修费用,可以卖到1000多美元。

“我已经在家电行业与国外厂家打了十几年交道,不管哪家公司,只要做OEM,毛利都极低。当看到通过品牌的运作,尽管目前量还很小,但我们发现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利润率的时候,起码目的之一,已经达到了。”

王伟坦承,“志高目前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大部分还是为其他品牌的代工货,但路只能一步一步地走。”

“制造业,不是没有利润,只是那个利润没有被我们拿到,而是被品牌运营商拿走。” 在长期致力于推动GMC“环球制造商”认证的环球市场集团CEO 凌风看来, “如果只是充当别人的一个加工厂,一条生产线,自然就没有定价权,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甚至,过去中国的各项低成本优势,今天已经逐渐被越南、印度等国家所超越,而转型升级,打造自己的品牌,将是‘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唯一出路。”

 

责任编辑:康学红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