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稳增长需要房地产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既能保证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又不至于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带来整个经济增速的下滑?
鉴于当前房地产投资下滑的态势,赵路兴认为,应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其用地的供应,特别是要落实好年度供地计划,同时也要积极地引导开发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增加适销对路的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
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保障房身上,不过据了解,各地保障房建设遭遇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回笼难的现实更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日前就表示,保障房拉动内需的力量没有想象中的大。
不过前不久农业银行发布的《下半年宏观经济研究报告》依旧认为,保障房建设周期要一年半左右,未来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将更多依靠保障房建设。报告预测,2012年保障房竣工量和投资分别增至500万套和1.45万亿元,保障房投资增速将达20.8%,拉动房地产投资增加4.5个百分点。
近与远:立足当下,放眼长效
[背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7月23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楼市回暖给下半年调控增加了复杂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宽松温和趋势与房地产调控从紧的政策趋势相反、地方财政吃紧支出增加、开发商资金断裂积聚房地产金融风险、需求者预期变化较快,是下半年房地产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各方激烈的博弈中,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秦虹说:“近两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出现一些效果,一是将市场上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大大挤出,二是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目前的政策需要继续巩固调控效果。”他提出,应坚持对投机炒房者不提供贷款支持,“信贷杠杆去除,投资买房赚钱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也认为,在投资、投机性泡沫被完全挤出市场之前,房地产调控不应放松。“但是我们必须尽快推出具有同样效力的替代政策,形成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的难题是如何扶正“稳增长”与“控房价”之间的天平,“过紧”或“过松”恐怕都不会出现。
不管房价未来是涨是降,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限购政策会有逐步退出的那一天。
在顾云昌看来,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多的是用行政手段。“调控本身就是调冷热的,就是冷的时候加温,热的时候要浇冷水,而不是治病的政策。”他认为,真正决定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是诸多体制问题,如金融体制、税收体制、土地制度等,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过去之所以房价上涨过快,与货币多发、流动性过剩有关。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也使得土地市场扭曲。”
赵路兴建议,要抓住巩固调控成果的有利时机,抓紧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包括加快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稳步推进房产税试点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的房地产是工业化的结果。”这是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的判断。他同时指出,未来工业布局的变化,人口的迁移会使房地产发生变化,五年以后大城市的人口会开始向中小城市迁移。更重要的是,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能够穿越时空,不出门也可运筹千里之外——而这些都将给房地产业的未来留下变数。本报记者 温 源
专家观点
房产市场企稳而非回暖
重在督促既有政策执行楼市调控需恒心更需“恒行”调控不能抱侥幸心理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年初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市场的“回暖”是由很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政策的变化,表现在货币政策的微调和地方政府政策层面。其次,开发商普遍采取的“以价换量”的经营策略。第三,在经过近两年调控后,刚需群体放弃观望。综合这些因素,房地产行业应该是出现了探底的现象,市场出现了企稳的特征,但目前不能说市场出现了明显回暖。
重在督促既有政策执行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国务院此次派多个督查组去各地“督查”,而非“调研”,说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不到位的地方。因此,督查的主要目的在于督促既有政策的执行,而不是出台多少新的调控政策。如果本次督查发现问题,未来可能从供应的方面来解决。因为“限购令”作为本轮调控中最严厉的手段,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很多城市大部分投机投资需求已基本被挤出。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开发商购置土地的面积都在下滑。为促进房屋供应,此前的一些规定也会被强调。
楼市调控需恒心更需“恒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从年初开始,不断有地方政府出台“微调”政策,但4月份之前各地的政策调整都被中央政府叫停。进入第二季度以后,在货币政策调整及一些地方的一系列政策“微调”刺激下,房地产的成交量出现了反弹。房地产政策出现反复,难免有损决策权威,增加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成本,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对此高度重视,房地产调控政策切不可左右摇摆。
调控不能抱侥幸心理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目前不能抱有“希望住房市场宏观经济工具性不改变,同时又要压制投机投资需求、挤出房地产泡沫”的侥幸心理,以为可以一箭双雕,实际完全不可能。在当前住房宏观调控政策范围内,要真正防止住房市场价格反弹,就得坚决去除住房市场赚钱功能,真正压制住房投机投资的需求,而不是说说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切中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要害,也是当前住房市场能够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张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