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当重视企业风险与情报战略

来源: 法制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物介绍:王春晖,男,教授,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任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所法学部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斯坦福EDP专家、美国惠普商学院授权教授、德国德来斯顿工业大学中方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及国内其他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香港中国法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际律师协会(IBA)商法部成员。
 

研究领域:中国服务营销与服务贸易法律环境、企业竞争情报战略、服务营销战略、提升公司绩效与员工能力体的企业文化、国际商务谈判能力提升、企业内控制度与全面风险管理(ERM)、企业运营中的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企业危机应对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GATS法律框架下的中国电信服务、国际投资实务、市场竞争法问题、中国电信重组与运营中的热点政策与法律问题、GATS与中国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漠视风险

法制网:自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伊始,关于金融危机的反思也几乎在同步进行。就目前主流观点来看,通常都将政府放松监管归为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您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及其给我们的教训的?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王春晖:政府监管不力在我看来只是表层或者说是直接原因。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假如监管到位,美国会不会避免这场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金融危机呢?未必!

由于美国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而普遍上市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金融行业更加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

一向严谨的权威评级机构也盲目乐观、无视风险,作出不客观的评级结论,加剧危机深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低收入人群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对房价的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财务能力弱小的现实视而不见,盲目贷款购买大面积住房,最终被迫接受破产的悲惨命运。

由此不难看出,贯穿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始终的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十倍地放大。如果金融机构关注风险管理,只是进行贷款并一直将贷款记入资产负债表中,那么,这只是作为银行的不良贷款而停留在银行系统的层面。

因此,总体来说,尽管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和美国次贷危机关系密切,但金融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却是隐藏在这些创新背后贪婪的欲望和对风险控制的极端漠视。

对风险与危机应有深刻的认识

法制网:政府和企业对风险和危机的漠视,是金融危机所带给我们的反思。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自当重视风险与危机管理,那么,它们应当从何做起呢?此外,在企业管理中,风险与危机是否等同呢?

王春晖: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早就讲过一句话:“今后企业的战略管理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风险与危机管理。”在刚刚闭幕的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这一点也被特别强调。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应当对风险与危机有深刻的认识。

无论是华尔街的衰落,还是全球的金融危机,当危机发生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走向与平衡背道而驰的极端?我以为,最有力的答复就是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了“风险”与“危机”的真正含义。对于一个政府和企业来说,没有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一名政府和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讲,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就是最大的风险和危机。

风险与危机关系犹如硬币的两面,并无本质区别。简而言之,没有爆发的危机称之为风险,具有未来型;失去控制的风险就是危机,具有现实性。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法制网:有了风险与危机意识企业的企业,又该如何进行企业的风险管理?

王春晖:《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它可以简单用“348”的框架来描述。

三个维度是指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第一维度的企业目标有四个方面: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维度的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活动。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

具体的风险管理过程我们可以参考2006年6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在该指引中,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被认为包括以下主要工作:(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二)进行风险评估;(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五)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1日实施)也涉及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它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关注企业的法律风险

法制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您认为当下企业风险控制中尤须注意哪个方面?

王春晖:在当下的企业风险控制中,我认为还未被真正重视起来的是企业的法律风险控制,因此尤须注意。

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角度看,企业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的风险。具体而言,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未实施或未有效实施法律控制措施,而导致企业利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的各种行为如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合同履行和营销行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因此任何企业都要重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企业自身难以掌控,往往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灾难:企业财务与商誉的损失;高管人员的责任;企业的彻底毁灭。这一点从"三株口服液致人死"一案中就能得到印证。

法律风险控制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解决法律纠纷,应该在诉前就进行风险度的识别和分析,并加以控制;二是有些法律纠纷是绝对不能进入诉讼领域的,一旦进入根本无法控制,最后的胜诉或败诉对企业来讲已经根本不重要了;三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和每个企业法务工作者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教训,并时刻提醒自己:事后救济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消除。

情报战略与商业秘密保护同样重要

法制网: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对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强化的重要性。若要我们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风险控制外,还须注意哪些问题?

王春晖: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在后金融危机环境下,全球企业的眼球应当聚焦于以下两点:一是风险的控制与危机的应对能力;二是情报战略与商业秘密保护。企业在风险控制之外,还须注意情报战略与商业秘密保护。

力拓案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驻上海办事处的胡士泰等4名员工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被拘,震惊业界,这是自2004年铁矿石谈判为公众瞩目以来最大的新闻。由于以力拓为代表的国际铁矿石垄断商通过窃取情报,几乎完全掌握了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的核心信息,从而在铁矿石谈判中洞悉了中方的底牌,使得中国钢铁企业累计损失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

被有关部门带走的力拓上海办公室的电脑中,发现有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期协议合同的钢铁企业机密资料,这些资料涉及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明晰。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通过行贿拉拢收买中国员工以获得经济信息或市场的,不只力拓一案。我国已进入商业谍战和商业贿赂的高发期,对重要经济情报和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威胁与日俱增。可以说:间谍就在身边,窃密就在眼前,商业贿赂无处不在!我们需要警惕再警惕!

一方面,企业应当需要对商业秘密加以有力的保护;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合法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去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经营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准确、具体、及时、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情报。这两方面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杨佳林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