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坚持20英里征程理论的领导者能最终胜出?
20英里征程理论将可能性化为实用性,并让你受益其中,主要出于三个原因:第一,使你在不利的形势下,对良好运作的能力充满信心。信心并非来源于激励性的话语、神奇的灵感、狂热的总动员、无理由的乐观主义或盲目的希望。斯瑞克公司沉默寡言、低调和内敛的约翰•布朗避免了所有上述表现。通过切实的成功,斯瑞克为自己赢得了信心,无论行业形势如何,他年复一年的完成了严格的业绩目标。可以说,无论形势如何,如果能成功贯彻20英里征程理论,就可以构建信心。在形势欠佳时,切切实实的成效可以增强10X成功企业的这一观点:我们对改善业绩完全负责。我们从不抱怨形势;我们从不抱怨环境。
第二,当你受到动荡不安的大背景冲击时,20英里征程理论有助于降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若一个环境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巨大威胁和机遇,你不能让自己完全暴露于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如果在温暖、舒服的春季,在离家附近的地方开始一个美好的长途徒步旅行,你可能会走得太远,最终需要吃两片艾洛芬(Advil)止痛片来抑制肌肉的疼痛。但是如果你是在登喜马拉雅山或前往南极,走得太远可能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而你也许无法从中恢复。在形势稳定时,你或许可以侥幸逃脱20英里征程失败带来的影响,但是这样会使你的能力削弱,变得毫无章法,因此当不稳定时期来临时,你就会完全暴露于危险之下。而这种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第三,20英里征程理论帮你在失控的环境下实现自我控制。
1911年12月12日,阿蒙森和他的队伍到达了距离南极45英里远的地方。他不知道斯科特的具体位置。而斯科特的行程路线与他不同,略微偏西,所以阿蒙森认为,斯科特已经超过了他。天空变的清澈平静,阿蒙森坐在平坦的南极高原,在到达南极前的行程中,他拥有绝佳的滑雪橇的身体条件。阿蒙森说道:“行程依然很好。天气很舒适——平静,并且阳光宜人。”他的队伍已行程650英里,在山上画出一条直线,他们从海平面爬山至3,048米的高度。现在,他们正牵挂着“斯科特的去向”。咬咬牙,他的队伍在24小时内达到了终点。
阿蒙森是怎么做的呢?
他走了17英里。
在整个行程中,阿蒙森始终坚持向前推进,天气好时不会走太远,谨慎远离筋疲力尽的红线,因为这样会使他的队伍处于危险之中。在恶劣的天气中,他们继续前进,以保持速度。阿蒙森控制了队伍的前进速度,在一路向南的艰难行程中,每天步行15至20英里。当他的成员建议加快速度至25英里时,阿蒙森没有同意。因为他们需要休息和睡觉,以不断的补充能量。
与此相反,天气好时,斯科特会让队伍走到筋疲力尽;在恶劣的天气中,他们躲在帐篷里抱怨天气。12月初,斯科特在日志中记录下了被暴风雪阻拦时的情景:“我不相信任何团队可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继续前进。”但是,阿蒙森却这样描述与斯科持笔下相似的天气:“天气不够宜人——暴风雨、漂沙、冻伤,但是我们离目标又近了13英里。”阿蒙森以合适的速度抵达了南极,平均每天15.5英里。
与阿蒙森和他的队伍相同,10X成功企业领导人和他们的公司利用20英里征程理论,实现了自我控制,即使在机遇给他们造成恐慌或诱惑的时候。将20英里征程理论牢记于心;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知道他们的目标和重要性,因此他们能坚持到底。这不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唯一的领导方法——《选择卓越》一书描述了六套方法——20英里征程是其中最重要的出发点。
金融市场不在你的控制之中,顾客不在你的控制之中,地震不在你的控制之中,全球竞争不在你的控制之中,技术变革也同样不在你的控制之中——从根本上来说,几乎每件事都不在你的控制之中。虽然困惑、不确定性,甚至混乱依然摆在面前,但坚持20英里征程理论,你和你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将紧紧团结在一个切切实实的信念之上,并将成就最后的王者。
翻译:乔树静/汪皓
七棵常青树
作者挑选的“10X公司”在各自的行业中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下面是它们的成功之道
安进公司(Amgen)
安进虽然不是最具创新精神的生物技术公司,但凭借对创造力和纪律性的融会贯通,它从1980年到2002年始终是该行业的领头羊。
Biomet公司
Biomet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公司在21年时间里有20年保持盈利。
英特尔公司(Intel)
CEO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从不让外界因素干扰英特尔的前进历程,即使是整个行业遭受灭顶之灾,也不为所动。
微软公司(Microsoft)
最近微软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但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从不超出其财力的情况下,通过坚持不懈的更新,把微软从一家新兴公司打造为行业巨头。
Progressive Insurance公司
彼得·刘易斯严格贯彻执行一条规定:决不为了增长目标而牺牲保险利润或具有样板意义的服务水平。
西南航空公司
这家公司有严明的纪律,在黄金时期保持克制,以便在衰退时期继续保持企业文化和经营水平。
史赛克公司
CEO约翰·布朗要求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在他的监督领导下,史赛克公司在90%以上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
柯林斯的重要著作
吉姆·柯林斯是商业畅销书作家之一。 这里是他的畅销书指南,以及他的最新著作
作者:Geoff Colvin
1994年 开创了用两家公司(如IBM和Burroughs)开展大规模研究的模式,确立了让大家铭记不忘且广泛运用的管理原则。
流传至今的思想:
宏伟、艰难、大胆的目标(BHAGs),“兼备”的天才,造钟和报时。
2001年 从逻辑上讲,这本书应该是《基业长青》的前一部,那本书中的大部分胜利者从第一天起就很卓越。但仅仅做到优秀的公司是如何进入它们的行列的呢?
流传至今的思想:
第五级领导,让适当的人上车,刺猬概念。
2009年 根据对前两本著作的研究,这本书的份量略逊一筹;清晰的原则少了,正如柯林斯所言,失败的方法永远比成功的方法多。
流传至今的思想:
5个衰落的阶段性框架,始于自以为是,终于屈服放弃。
2011年 重新开始深入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用两家公司做对比(如西南航空公司与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并且提出一反常态的原则。速度与创新的作用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流传至今的思想:
日行20英里的长征,在死亡线上领导,有系统的特殊持续解决方案(SMaC recip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