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等收入能否带来稳定无忧的生活状态——电气总工程师宗品
北京王玉梁一家最担忧女儿的学费,还担心自己的社会保障将来发生变化。在上海,记者接触了另一户人家,男主人的职业是企业的电气总工程师,月入过万,收入也不算低,他们一家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今年34岁的宗品,是上海市宝山区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电气总工程师,他的工作就是保障生产车间所有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宗品告诉记者他主要设计机器自动化的图纸以及程序,设计好之后再到下面车间里把它灌到机器的CPU试运行。
从2002年大学毕业开始,宗品就一直在这家公司,今年已经整整十年。从普通的电气管理员到电气总工程师,宗品说他感觉到变化最大的还是自己的工资,他现在的收入是十年前的三倍多。逐年都会变化一点。宗品告诉记者,本来妻子和女儿去年都还和他一起在上海,但是为了照顾女儿上幼儿园,去年夏天,妻子带女儿回了河南老家。当时考虑可能在这儿读学前班,因为路程各方面有一些不太方便,上班接送不太方便,后来就考虑回老家让她专职带小孩了。
宗品说,他现在住的这个小单间,是公司统一给他们租下的,租金是公司个人各承担一半。自己出500块钱左右。宗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税后一万块钱的工资,每月要给妻子女儿以及父母4000块钱,自己在上海租房、吃饭开销一般都控制在2000以内。最终攒到手里也就是4000来块钱。按上海这个标准来说,这点钱,看怎么花,省一点花也是够花的,每个人需求不同,要需求高也是比较紧张,要是省着点,也算可以。宗品告诉记者,目前的工资顾生活花销还是没什么压力,但是妻子孩子不在身边,还是让他感觉到不是很踏实。总感觉一年到头没有跟他们在一起,感觉心里有一种亏欠他们的感觉。
对于宗品来说,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女儿通电话。他现在最苦恼的还是孩子的事。因为他们工厂在上海郊区,像样点的幼儿园都非常远,接送也不方便,而且没有上海户口将来上初中、高中也还是个问题。总有一种漂着的感觉,如果孩子读书定不下来,将来还是要返回老家去的。宗品表示,如果孩子的教育问题能够解决,他还是希望留在上海,毕竟这里的发展机会要比老家好得多,等女儿上完幼儿园还是把他们母女俩接到上海来。宗品说:“如果是真的等到她们也读高中,读大学的时候,还是不行的话,也只能就是说,没有办法,只能感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多人在提,如果八年这个政策实在没有松动,也只能让他们回去读大学。”
宗品告诉记者,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对正在逐渐松动的户籍政策还是很有信心,成为新上海人肯定不会太遥远。宗品说:“看这个大的形势,如果房价再低一点,我们在北郊郊区,远一点,偏一点的地方,买一套小的房子,然后到时候把他们接过来,这样的话有一个房子,然后小孩老婆都在这儿,这样的话可能会更踏实一点,有一种的家里的感觉,多少归属感会多一点。”
(四)中等收入者增速过慢和本身所面临的问题
究竟收入多少算中等收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有多大?这个数字至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中位数显示,2011年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但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中等收入者增速过慢和本身所面临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中产阶级,衣食无忧是这批人的一个特点,但是这样的一批人,他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所以一些想法没有实现就会有一些烦恼。他追求的比较多,属于中间阶层,比他差的人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只能干一些很简单的劳动,比他好的人,他又不甘愿,我读了硕士博士,我的收入没有那些没读过书的富豪多,所以在心里上他会有一些不满。”
叶青说,中产阶级的这些不满在孩子的教育上尤为突出。中产阶级,他可能没有特殊的关系,他不是官员,他在小孩上学这个方面,光花钱都不够,甚至钱都花不出去。叶青认为造成中产阶级家长这种困扰的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但更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教育资源的投入过少和分配不均。据2010年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为42美元,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人均教育经费2684美元的美国相比,更是相差近64倍。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这个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失败,我们一直说要扶持弱校,让所谓的弱校变成强校,但是我们的措施,我觉得政府能做的事情也就是不断的扶持弱校。让很多学校变成强校。”叶青说由于不能给孩子送到一个理想的学校上学,少数中产阶级甚至选择了移民。她说:“比如,他们做一些生意,这个钱也不是很多,在国内发展比较困难,所以他就想到国外去。首先把孩子送去读书,拿到居住证。”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比例约为30%,而中产阶级的部分外移将意味着财产和人才的双重流失。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贫富差距过大。最高收入的百分之十,和最低收入的平均收入相比,已经突破两位数,已经突破了十一倍。那么怎么来缩小,就是做大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的群体。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企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此,叶青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叶青:“两个办法,一个是把非法的收入剃掉以后,他由高收入变成中等收入。第二个办法就是把低收入群体,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变成中等收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支持全民创业。这部分人成为一个小老板之后,又会带动一些新的人去工作去创业,政府一个要严管,一个要扶持这两方面的事情。”
半小时观察:
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必定矛盾重重。而基尼系数是衡量差距是否过大的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公布全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再没有发布过具体的基尼系数。我们知道0.4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超过这一门槛即标志着贫富差距已经扩大。在今年的两会上,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应这个问题上说,由于中国目前收入调查难以得到真实数据,所以全国的基尼系数一直无法公开。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警惕贫富差距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改革,着重提出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如此具体的措施意味着国家将全力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我们期待着这样的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