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警惕金融创新不足可能引致的风险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两会·要闻)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警惕金融创新不足可能引致的风险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建华 查文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9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过度的、脱离实体经济运行需求的,缺乏有效监管的所谓金融创新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创新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金融市场无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都还发育得不够,如果简单采用西方国家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放慢金融创新的步子,也有可能带来始料不及的风险。

杨凯生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在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有效防范滥用金融创新这一概念所可能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要防止因噎废食,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不动摇,高度警惕停止创新、延缓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不仅是中国银行业保持和巩固这些年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的需要,更是中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杨凯生委员建议表示,一是要积极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下决心解决企业发债由多个部门多头审批、多头监管的问题,扩大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二是要允许银行贷款实行证券化,要通过证券化让银行贷款可以转让,可以交易,从而使银行的资产总量不再无限增长并进而具有可持续的信贷投放能力,至于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是可以通过技术设计加以防控的。

他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运行中,尤其是小微企业生产中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与此同时,银行也感到压力很大,难以满足企业的一些需求。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不够,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11年中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高达75%左右,同期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只有1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同时,有些融资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直接融资活动,比如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这些都统计在直接融资活动中,但其中超过一半以上又是由商业银行投资和持有,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融资。

杨凯生委员表示,各类企业生产运行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投放支持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金融创新还不足,资本市场发育水平还不高,企业融资工具还太少。如果不加快创新,不设法推出更多的融资和投资工具,不仅越来越难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中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也使大量的信用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聚积,长此下去是有风险的,不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更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体系人民币贷款总量已达55万亿元,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仍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必然要求银行继续保持相应的贷款资金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融创新不足,缺乏贷款二级市场,无论是贷款证券化市场还是贷款直接转让市场都还没有形成,这就造成了中国银行的贷款资产是缺乏流动性的、是无法交易的。

杨凯生委员表示,如何既能持续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又能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想方设法使银行走出一条自身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但却具有对实体经济运行持续支撑能力的新路子。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